天下糧田第38集劇情
第38集
乾隆圣諭,天下所有墾荒田畝、新開田畝永不征賦,凡清丈新開墾荒田畝者,從重處罰。
杜霄被押解進京,治罪再度發配寧古塔終身為奴,杜霄在臨行前請求
杜霄不肯離開,他之所以臨走之前一定要見劉統勛一面,一來是為了向老師道歉,求得老師的寬恕,二來是要將深藏在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訴劉統勛,才能輕輕松松上路。當初幫助杜家莊村民爭取復田銀是自己立功心切,回浙江那天劉統勛帶給唐思訓的信件被杜霄私拆,不僅改去了讓唐大人保全谷山的那段話,還改成了舉薦自己在浙江為官。跟
杜霄是因為立功心切、名揚千古才會誤入歧途,所以落得現在這樣的下場,杜霄其實一直都謹記著劉統勛的教導,他希望自己是劉統勛門下最后一個犯錯誤的學生,也希望恩師可以理解他作為一名罪臣,雖不可恕,但并非十惡。
杜霄將自己親筆杜撰的《救田疏》留給劉統勛,這是他代替劉統勛所寫,杜霄自知此去寧古塔再無生還可能,他的心中現在只有對兄弟谷山的愧疚和背叛老師的悔恨,劉統勛為杜霄這個才華橫溢的志士惋惜不已,但是國有國法,杜霄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,臨行前杜霄在劉統勛門前長跪不起
谷山追上杜霄的囚車為杜霄送行,兩人當初在寧古塔彼此扶持,相依為命。谷山說杜霄當初在寧古塔喜歡在枷板上面刻狼,因為他們那時候最恨狼一樣的馮三鞭,可是杜霄離開寧古塔才短短幾年,自己竟然變成了一頭狼。聽了谷山的一番話,杜霄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鞭子交給谷山,他讓谷山謹記,無論當官還是為民,他們的頭頂都懸著一條鞭子,那就是綱紀國法。最終谷山和杜霄終于釋懷,再為兄弟。
大殿之上,劉統勛穿著鐵勛入朝堂,他受皇上之托為眾臣念起杜霄的《救田疏》。當皇上告訴大家《救田疏》處置杜霄之手時,眾臣皆唏噓不已。皇上告知眾臣,十年前杜霄身為六雀堂主,專寫各種奏疏,甚至還有朱批,杜霄雖有經天緯地之才能,但他唯獨缺了一個“德”字,因此永世不得錄用。
數年來,乾隆勵精圖治,肅巨貪,懲巨惡,終于將大清的七萬畝良田安然保下。此役之艱難亙古未見,劉統勛、谷山等一批干臣立下了不朽的功勛,為民稱頌。金鐘回蕩之時,乾隆以五谷入錞,宣告天下富足。
富民須先豐糧,糧豐則百業興,保田保糧乃一根一基,二者合之才有強國。